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这就是和美汕头】踏上红色之旅,打开汕头记忆
【这就是和美汕头】踏上红色之旅,打开汕头记忆
发布时间:2019-07-26 发布部门:中国贸促会汕头市分会 来源:汕头宣传网

汕头不但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

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旅游资源

它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是一座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城市

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汕头

7月23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汕头。由中央、省级媒体记者等组成的采访团,进展馆、访企业、下基层、上山头,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汕头发生的喜人变化。

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采访团的行程满满,先后前往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潮阳区金灶镇桥陈村、潮南区峡山街道和红场镇等地,就我市红色文化、人文历史、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挖掘采访,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红色基因传承、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入宣传报道。

据了解,我市现有革命老区村347个,分布在37个镇(街道),老区总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市委、市政府对老区建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形成35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工、落实责任,推进脱贫攻坚、整治人居环境、改善交通条件、加快项目建设等工作,促进老区振兴发展。近十年来,全市规划建设32个老区重点项目,累计总投资10.9亿元,解决“一保五难”问题。近期,我市还进一步充实优化老区重点项目库,提出了重大项目66项,总投资1028.2亿元。

采访团认为,汕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年来在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令人欢欣鼓舞,将以此次采访为契机,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汕头城乡建设发展新气象。

汕头拥有的众多革命史迹

很多人来到这里

回顾历史

缅怀先烈

展望未来

汕头红色之旅不可错过的地方

还有这些


老市区是汕头旅游的一块宝地,从外马路至海平路,短短3公里就“藏”有多处革命史迹。国民革命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大埔会馆……每一个地方都见证了汕头的革命斗争史和光荣革命传统,记录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生活、战斗史。

国民革命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

市区外马路207号有两栋欧式的“小红楼”,一为东楼,一为西楼,坐北朝南,并排而立,这里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革命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

该旧址始建于1924年,为两座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梁板柱砖木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原是英国人办的酒店,名曰“适宜楼”,后改为“戈宝抽纱行”,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旧址东、西两楼仍保持当年风貌。建筑物门、窗、楼梯均采用木制,室内明亮通畅,前廊正面采用清水红缸砖白灰砌筑,系一处典型的欧式建筑结构。

1925年11月4日,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次进入汕头市,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设在东西楼,总指挥蒋介石和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等曾在西楼办公;政治部总主任周恩来则在东楼办公,还在这里亲笔为《岭东民国日报》副刊题写了“革命”两字。1996年5月,成立“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成为汕头市第一个革命史专题馆。1997年7月,在东楼创办的《东征历史陈列》展览正式对外开放。该展览有10个展室,分五大部分,展出历史照片近200幅和文物及复制品150件,通过文献照片、文字、实物等,生动展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反帝、反封建、统一广东,继而北伐,统一中国,以及广东革命政府先后于1925年2月和10月组织两次东征,讨伐盘踞在东江地区军阀陈炯明的全部历程。

2013年3月,在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革命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与崎碌炮台、文光塔三处文物单位一起成功冲刺“国保”,实现了汕头国保“零的突破”。如今,此处作为粤东地区著名的革命史迹旅游景点,各地游客纷纷慕名来到这里,回顾历史,缅怀先烈。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

离开国民革命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继续沿着外马路向西行,很快就来到外马路129号。这里有一处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的五间三进祠堂中轴式建筑,既是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旧址,现为金平区外马路第三小学的校址。它既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也见证了地方教育史,留下周恩来、丘逢甲等历史名人闪光足迹,在1979年就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东征全面胜利后,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就任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设公署于此。1926年2月22日在此举行一周的东江各属行政会议,通过了军事、教育、民政、农工、妇女等93件议案,为振兴潮汕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开创了东江革命的新纪元。该址是第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主持国共合作地方政权的地点,具有较高的革命纪念及史迹研究价值。

2016年,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修缮、布展,并被列入我市“十大历史文物保育修复项目”之一。该项目修缮布展工作已于2017年春节前完成,并设立以“丘逢甲创办同文学堂情况、周恩来及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史迹展和汕头教育发展史成果展”为展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公众免费开放。

大埔会馆

从外马路转入民权路,老记来到民权路50号的大埔会馆。该建筑建于1926年,现为“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这是一处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革命旧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主力部队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同志的率领下,向广东进发,进入潮汕前后共七天,在潮汕革命史上称之为“七日红”。同时,在“大埔会馆”设立“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 ,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在这里共商一系列重大军事、政治决策,协同地方党委建立工农政权。

大埔会馆旧址筹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为当时有影响力的大埔会馆,总建筑费用为光洋三万余元,由国民党知名人士、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亲自题写了“大埔会馆”四个大字。建筑物高3层,每层均为三开间,后天井,前、左、右设外走廊,为早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灰砂墙,欧式建筑风格,造型美观,虽历经岁月沧桑,仍展现巍巍雄姿。如今,该址开辟为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对公众免费开放。来到这里,我们还能看到洁白的外墙亮眼夺目,屋顶上“大埔会馆”四个黑色大字十分醒目。步入馆内,珍贵的图片,翔实的史料,将时光推到上世纪20年代,生动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

在海平路97号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是“反围剿”时期中共中央交通局开辟的秘密交通线之一,汕头交通中站作为线上重要的中转站,先后完成了护送包括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陈云等领导同志在内的200多位革命先驱安全进入中央苏区,同时还肩负着输送和采购物资、传递情报和文件、运送资金等艰巨任务,是唯一一条自始至终未遭敌毁、保持畅通的交通线,这条交通线承载着我党保密工作的优良传统,有力印证了在革命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记录着百载商埠的前世今生,承载着汕头的历史文脉。上世纪30年代初,这片繁华的汕头商业区,精美的骑楼群中一间看似普通的商铺——“华富电料行”开张营业。然而它的“真实身份”并不普通,在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中共中央机关(上海)和中央苏区之间有一条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到达瑞金的秘密交通线,“华富电料行” 就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在汕头的直属秘密交通站。

2019年1月,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修复落成,对公众开放。经过重修的“华富电料行”还原了历史场景,走进这间三层楼的商铺,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火红的革命斗争年代。而与之相邻的陈列馆,则更全面地展示了红色交通站的内涵。一楼的大沙盘勾勒出了长达数千里的水陆地下交通线,展现了交通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卓越贡献;二楼是“史海留声”展厅,展示的是苏维埃政权简介、交通站任务和“华富电料行”介绍等资料;三楼则是“汕头交通站历史贡献展厅”,由电子显示屏组成的相片墙包括了100多位曾受到汕头交通站护送的人物。

我们诚挚邀您一同前来

感受汕头那一段段的红色光荣岁月

来源:汕头+、汕头报业、汕头新闻